景德镇市五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

作者:佚名 来源:瓷都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2日 点击数:


景德镇市五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

    

    正风肃纪,万象更新。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过激浊扬清的五年。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绩,社会评价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把管党治党责任扛起来


    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责任更重、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只有让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落到实处,管党治党才不会空转。


    2014年7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责任报告、述责述廉、廉政谈话、纪委约谈、社会评价、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七大制度,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两个责任”落实体系。市委每年下发市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意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目标要求和工作时限。


    从中央提出落实“两个责任”开始,市委、市政府及市纪委主要领导定期约谈下一级党政、纪委主要负责同志,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五年来,因履责不力,190人和20个单位被问责,6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寸土不让纠“四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市第十次党代会刚刚闭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主题活动便在全市推开。当年,发展提升年活动绩效考核全省第一。


    抓作风首先要从纠“四风”问题破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手软,查处“四风”问题168个,处理248人。实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通过中国纪检监察报曝光4起典型案例,省纪委网站通报89起典型案例,总计133名违纪者被曝光。


    坚持从源头上防治“四风”问题。持续开展“红包”专项治理工作,查处收送“红包”问题18起19人,各级廉政账户收到上缴款985万余元。查处大吃大喝问题14起,公款旅游4起,处分27人。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项目问题专项治理,立案9起,涉及县处级干部2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助力打击“两违”,对参与或监管不力的19名干部作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以文化人 让廉风劲吹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离不开教育的引导和文化的熏陶。各级纪委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都曾留下景德镇正风肃纪的好声音。廉政微电影《联中廉》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播,中央纪委方正出版社以《拒腐防变每月一课》的形式向全国公开发行。廉政赣剧《雪花不是花》作为唯一一部廉政题材戏剧,参加全省玉茗花艺术节评选公演。


    培育“廉”文化,打造的浮梁古县衙“三鉴园”被评为江西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成乐平市红十军建军旧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昌江区荷塘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改造珠山区“德磬园”廉政文化主题公园,我市廉政文化“一县一基地”全面建成。浮梁县地税局等4家单位被命名为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浮梁沧溪朱氏家训纪录片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乐平马氏“四留”家训微电影《泥印》、昌江荷塘崇廉尚德主题纪录片《走进荷塘》引起强烈反响。


    聚焦主业 把纪律挺在前面


    党的十八大以后,纪委工作越来越聚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建立完善问题线索排查会议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处置问题线索1334次。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五年来,我市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4321件(次),立案918件,结案882件,处分982人,移送司法机关30人。先后查办了我市建国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市商务局原局长于水明挪用公款、受贿案,昌江公安分局政委吴天然受贿案,市公交公司原党委副书记、经理李晓春贪污案等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将把纪律挺在前面要求落到实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今年1-8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各类问题线索227件次,其中谈话函询30件次,党纪轻处分89人,党纪重处分28人,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2人,分别占被处分人数的59.73%、18.79%、1.34%。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关注报道了乐平市落实“四种形态”开展风闻约谈的特色做法。


    积极拓宽监督途径,开展首轮巡察,发现“四个着力”方面的问题289个,其中涉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15件163人,立案1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7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人。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办基层党员违纪案件527件,处分580人。严肃查处浮梁县洪源镇罗家村党总支原书记金松文一案,得到中央纪委、省纪委高度肯定。针对基层“处事不公、以权谋私、作风不实”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排查问题线索18条,查处问题9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人,组织处理4人。


    “三转”增强监督执纪力量


    2014年初,一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大讨论活动,开启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自我革新。


    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对市纪委、监察局牵头或参与的130个议事协调机构作出全面清理,保留或继续参与18个,取消或退出112个,精简率达86.2%。当年,4个县(市、区)纪委书记、48个市直纪检组长全部退出其他业务分工。


    改革市、县两级纪委内设机构,将有限人员编制向监督执纪倾斜。市纪委13个内设机构中有9个直接从事纪检监察业务工作,4个县级纪委机关改革后监督执纪机构数达29个,较“三转”前增加7个。


    严格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的要求,制定出台四个提名考察办法。全面落实市纪委向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整合组建26个派驻机构,监督84家单位,其中综合派驻20个,监督78家单位,单独派驻5个,派驻纪工委1个。


    从严管理纪检监察干部,坚决防止“灯下黑”,严肃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问题,给予党纪处分4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