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回头看”,看出啥变化
巡视“回头看”,看出啥变化
——探访在抚州部分县区开展巡视“回头看”的省委第五巡视组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从9月下旬开始,省委八个巡视组对56个县(市、区)开展巡视“回头看”工作。与前几轮巡视相比,这次巡视“回头看”有何不同?近日,记者来到抚州市临川区、广昌县等地,采访正在这里开展巡视“回头看”的省委第五巡视组。
问题整改
从“不紧不慢”到“拧上发条”
“广昌县干部群众对砂霸、菜霸、路霸猖獗的反映依旧很大,这些都是上次巡视工作就提出过的问题。当地党委、政府虽然做了一些整改工作,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省委第五巡视组组长徐森鸣告诉记者。
2012年至2013年,省委巡视组曾对56个县(市、区)开展过巡视。鉴于过去与现在巡视的标准要求、方式方法不一样,加上很多地方的党政“一把手”进行了调整,省委准备对这些“一把手”逐个进行一次廉政“体检”,为明年的换届工作奠定更好的选人用人基础。
“上次巡视查出了不少民生问题,群众对妥善解决问题给予了很大期望。我们通过了解发现,很多问题的整改进度较慢,为此,我们要求当地摒弃‘一巡了之’的心态,在问题的整改进度上‘拧上发条’。比如对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甚至有蔓延势头的菜霸、路霸等问题,我们明确跟当地公安机关表态:巡视组给你们撑腰,当你们的坚强后盾。”徐森鸣说。
在这次针对抚州市6个县(区)的巡视“回头看”工作中,省委第五巡视组不仅发现了污水处理设施闲置但对群众照常收费等民生问题,还针对“重点人”“重点事”发现了一批共性问题,如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形象工程盲目上马导致政府资不抵债及“新官不理旧政”、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两违”问题。
“我们要求当地借助省委巡视组正在开展巡视的契机,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对有条件解决的,尽快拿出措施和办法,以回应社会关切。”徐森鸣说。
工作方向
从“对事不对人”到“对事更对人”
“以前的巡视工作,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可即使只是‘对事’,很多领导干部还是没有把太多心思放在问题整改上。这次巡视‘回头看’,我们按照省委要求,做到‘对事更对人’,实现由全面巡视到发现问题的转变。”徐森鸣说。
省委第五巡视组副组长虞小京告诉记者,随着巡视工作的震慑力越来越大,一些县(区)领导干部变“精”了,班子成员搞“一团和气”的不在少数,在与巡视组谈话时不愿意充当“恶人”,对其他班子成员的问题反映较少,没有真正领会省委对县(区)领导干部进行政治健康“体检”的良苦用心。
对此,徐森鸣深有同感。他也察觉到,从简单的普谈中获取“重点人”的线索有难度。“有的人在谈话时吞吞吐吐,我们感觉到有情况,又找他谈第二次、第三次。有时我看出谈话对象有顾忌,就单独把他约到其他地方谈。”徐森鸣说,有一次,有个县直单位负责人在谈话时明确表示,在巡视组这里谈话时间久了怕别人有猜疑,他有一些情况要反映,但要等到下次。最后,这名负责人在另外一个地方与巡视组的同志见面,并递交了相关材料。
在抚州开展巡视“回头看”期间,省委第五巡视组正是遵循“对事更对人”的原则,在临川区指导督办了区直机关工委主任科员范某某截留党费等两起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被巡视对象
从“凑上来打听”到“按纪律回避”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巡视组虽然调动了当地县区部分工作人员做辅助工作,但在巡视组成员讨论问题线索时,当地工作人员都很自觉地远远避开。
“有的群众说,在递交相关材料时,因为看到当地工作人员在场而不敢上前,怕他们截留材料。这个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巡视组有专人负责接收材料,做到绝对保密。对于涉及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巡视组将在整理后移交给各级纪检和组织部门,并将向省委做好汇报工作以督促落实。”省委第五巡视组工作人员崔勇强解释说。
在位于临川区繁华地带的梦湖商务宾馆,徐森鸣说,起初,临川区准备安排巡视组在一个环境较为幽静的宾馆办公。为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巡视组后来要求在梦湖商务宾馆拿出一个楼层用于临时办公。“这里人来人往,群众来这里投个信件,不会让人觉得很扎眼。”
群众找巡视组方便了,但对巡视对象和巡视组成员的亲朋好友而言,离巡视组远一点才是更佳选择。“在今年第一轮巡视44个县(区)的过程中,有的县(区)出于礼节考虑,会派出干部陪餐。有的干部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打听一些情况。这次‘回头看’过程中,我们要求县区不必拘泥于礼节。”
徐森鸣认为,因为巡视工作的震慑效果明显,一些领导干部从最初的试图接近巡视组工作人员打听情况,到现在自觉回避巡视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不少巡视组工作人员也接到当地亲朋好友的电话或短信,称巡视期间就暂不看望,避免给巡视工作添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