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提升对村(社区)巡察质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罗慈明 通讯员 赖小华 万全
江西省南昌县纪委监委围绕对村(社区)巡察中发现的养老服务共性问题,推动主管部门在全县开展养老服务领域专项治理。图为该县纪委监委在某社区了解养老服务情况。周胜华 摄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开展对村(社区)巡察,以有力的巡察监督推进乡村治理。图为该区巡察干部在松湖镇和平村了解问题整改情况。李国华 摄
为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江西省南昌市紧盯群众关切与期盼,探索开展提升对村(社区)巡察质效试点工作,创新巡察工作机制,推动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以立竿见影、长久长治的巡察成效,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纯度更高、成色更足。
线上线下察实情,全力摸清底数
“现在村组的征迁资金不仅及时到户到人,还用活了账上闲余资金,给大家办了不少好事。”近日,南昌市安义县村民熊某通过“码上巡”手机应用软件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该村在乡镇一级设立了专门的账户,集中管理各村小组的集体“三资”。
村集体资金公开透明的管理得益于该市开展的提升对村(社区)巡察质效试点工作。
为全面落实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自去年6月以来,该市统筹推动6个县区开展提升对村(社区)巡察质效试点工作。
“我们根据不同村(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市县巡察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发现和推动解决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促进强化基层监督、完善基层治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南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冬生介绍。
其实,像熊某一样通过“码上巡”手机应用软件参与巡察监督的村民还有很多,在去年10月启动的县区对村(社区)巡察当中,安义县巡察机构共收到6300多份网上问卷调查表,收集意见建议、问题反映52条。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群众参与度,该市巡察机构充分考虑基层村(社区)外出务工群众多的现状,通过“码上巡”平台、手机短信、微信群聊、抖音直通车等方式,打通线上渠道接受意见建议。
在线上巡的同时,市县两级巡察组采取走村入户、周末访、集市碰头、召开连心会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线下访,走进千家万户宣传巡察工作,广泛收集问题诉求,倾听民心民意。
摸清问题底数,需要整合部门监督力量。为全面掌握村(社区)建设情况,各县区通过向组织、财政、民政、审计等17家涉农部门发函,收集村(社区)党组织、经营性集体资产、土地房屋征拆、群众信访等信息。各县区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主动配合巡察,围绕民生政策落地、乡村建设等方面收集问题,为巡察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该市结合多方监督情况,全面考量村(社区)体量规模、矛盾复杂程度、基层治理水平等因素,突出党组织建设、政策落实、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等重点,列出村(社区)共性问题清单,为巡察提供有力支撑。市本级坚持突出对全市范围内党组织建设薄弱、村集体“三资”体量大、拆迁安置矛盾多、群众信访问题突出的重点类别村(社区)开展提级延伸巡察,带着问题清单巡,盯着目标察。
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新建区根据村(社区)党组织状况、人口规模、经济状况、社情民意等基本情况,将全区200个村级党组织划分为重点类村、关注类村、一般类村,将全区48个社区划分为老旧型社区、商业型社区、新建型社区,一村一策、一类一案,实现巡察“按图索骥”。
据悉,自提升对村(社区)巡察质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在15轮巡察中先后对371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村(社区)进行政治体检,发现普遍性、倾向性问题4813个,问题线索113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2件,市级层面探索形成对村(社区)巡察监督“1+7”制度体系,试点县区建立村(社区)巡察制度机制40余项。
市县两级贯通发力,确保巡深巡透
“从巡察发现问题来看,村账镇管责任落得不实,白条入账、公款私存等问题比较突出……”这是去年6月,市委第一巡察组在提级巡察安义县龙津镇党委时发现的突出问题,不少基层单位财务管理混乱的“盖子”由此被揭开。
“财务管理混乱极易滋生腐败,必须清查整治这一乱象。”该市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随即作出部署,市委巡察办综合本级巡察发现的问题,梳理出责任缺位、制度缺失、账目混乱、内控缺乏、业务能力弱等财务管理问题清单,并以工作指南的形式通报至各县区巡察机构,指导各单位借鉴巡察方法,突出问题导向,开展精准有效巡察。
随后,各县区根据村(社区)类别情况,把村级财务管理纳入村(社区)巡察监督重点。安义县组织精干力量,对龙津镇15个村(社区)开展接力巡,通过翻阅资料、查阅账目、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现场核对等方法,拓宽发现问题渠道,不仅查实了财务混乱、违规开支等问题,还拓展深化内容,梳理问题表象,查找原因症结,切实做到巡深巡透。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针对基层巡察力量不足、专业人才少、熟人社会监督难的情况,南昌市委各巡察组一竿子到底、直插基层,以党章党纪党规为尺子,以“四个意识”为标杆,对村(社区)党组织进行全方位的政治体检,严肃查找基层管党治党等工作中存在的责任偏差。
巡察中,该市县两级巡察机构把村(社区)集体资产规模过亿的典型村列为重点。市委第二轮巡察完成9个乡村的提级延伸巡察,梳理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村两委班子履职不到位、村集体资产闲置、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等问题,并以通报形式指导规范各县区巡察。青山湖区从全区范围精选财务、审计、工程等专业人员,采取区对村直接巡的方式,对资源资产比较丰富的长春村、顺外村等“亿元村”“明星村”开展巡察,巡察组深入街边商户、田间地头、村办工厂企业访实情,通过连续2个月深挖彻查,梳理出村集体“三资”使用管理研究决策不民主、村集体资产对外承租把关不严、村集体工程招投标程序不落实、村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并形成对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巡察专报,为一体整改整治提供依据。
村(社区)点多面广、情况各异,因村施策、分类巡察是该市探索的有效办法。各县区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巡察方法,总结了直接巡、巡乡带村巡、巡审联合巡、交叉联动巡等方式方法,梳理出依托上级联动接力巡一批、重点村直巡一批、巡察带村延伸巡一批、同类型村专项巡一批、借助审计监督等力量协作巡一批的“五个一批”巡察法。市县两级协同发力,相互配合呼应,同步实施推动,不断强化基层监督,促进基层治理。
压实责任链条,推动整改落实落地
“原来这里是一片荒坡,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如今规划为市民休闲绿地和停车场!”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红谷滩区某小区居民感触颇深。之前因建设边界存有争议,项目建设被搁置半年之久,该区巡察组进驻后,多次召集街道、社区、城管、居民代表共同协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并压实各方责任,推动问题及时整改。
从荒草坡到休闲地的变化源于巡察立行立改机制的实行。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南昌市建立完善巡察立行立改机制,督促县区及乡镇党委采取“短平快”的方式解决群众诉求,先后推动完成危房改造、路灯亮化、道路安全排查、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服务中心建设等民生事项。南昌县针对巡察中发现的个别村(社区)颐养之家运营管理不善,甚至建而不用的问题,推动民政主管部门在全县开展养老服务专项治理,有效规范全县60多家颐养之家的运营管理。
针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该市坚持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同责、联改,在县区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由县区分管领导带队向乡镇(街道)党委集中反馈共性问题,下发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乡镇(街道)村(社区)联改联治,并由点及面推动整改整治,实现巡察一村、规范一域、整治一片的效果。新建区围绕基层居住环境方面的综合问题,开展“一乡一村一亮点”专项整治,把发现的村(社区)问题推广到全区范围来治理,全区共修建休闲广场6个,拆除违章搭建2700多平方米,村庄道路改造21000多平方米,种植绿植5100余棵,安装修缮路灯251盏,清理垃圾点269处,改造修建公厕13个。
为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治标治本,该市坚持抓住突出共性问题开展整治规范。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点题、点将,针对巡察发现的镇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把整改规范任务下派到市直责任单位。市委巡察办向市财政局发出关于开展专项治理的巡察建议,市财政局党委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逐一研究落实举措,开展全市镇村财务管理秩序专项治理,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在全市100个行政村开展清查治理。在此基础上,该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财务管理的意见》,从加强镇村财务队伍建设、完善制度机制、严格审计监督等方面,严肃财经纪律,规范镇村财务秩序,努力实现从当下改到长久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