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聚焦“三点”发力 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景德镇市纪委监委多措并举,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三点”发力,化解信访举报积案纾民困、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强监督,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把回应群众关切作为“切入点”解决急难愁盼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你们能够上门了解情况,我反映问题方便多了。”面对上门接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景德镇市浮梁县70多岁的村民汪某激动地说。
该市纪委监委主动收集群众诉求,领导带头接访、带信下访、主动约访,组织开展下沉一线接访活动,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机关、社区、农村、企业等“摆摊设点”,“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问,让举报在一线受理、问题在一线解决。
为切实发挥信访举报“连心桥”作用,该区发放信访举报宣传资料,组织现场宣讲,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信访举报,这样更规范更便捷》《向诬告者亮剑 为干事者撑腰》等视频,广泛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知识,引导群众从“要举报”向“会举报”转变。
安泰保障性住房小区几百户群众拿到了等了一年多的房屋钥匙,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生迎来了多条校园直通车线路,珠山区九集小镇夜间扰民的噪音已然消失......市纪委监委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的监督清单,综合运用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跟进监督,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确保群众的一件件“烦心事”加速解决。
把深化作风建设作为“主攻点”优化营商环境
2021年上半年,总投资60亿元的永泰汽摩机电工业小镇项目从对接、洽谈到最终落地签约仅用时30天,开创了乐平重大项目引进签约用时最短的先例。乐平永泰智能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球高兴地说:“到景德镇投资来对了,纪委跟进监督,政府上门服务,我们信心满满。”
市纪委监委把深化作风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引擎”,助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转作风提效能二十条措施,牵头建立营商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治理,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担当不够、履职不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不兑现以及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等五类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作为治理重点,紧盯审批窗口、执法检查等关键岗位开展监督检查。
同时,该市开展“为企业解难题”专题实践活动。纪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各县(市、区)和园区,实地调研了解干部作风及营商环境情况,推行“县级干部周二接访制”,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邀请企业家“走进纪委监委”、与企业家面对面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及时跟进督促,推动一批问题得到妥善处置。
把整治“微腐败”作为“着力点”助力乡村振兴
市纪委监委抓紧抓实过渡期专项监督,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聚焦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直接责任、关键少数第一责任人责任、第一书记及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责任和“四个不摘”政策落实、防贫预警监测机制落实、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等问题,开展“访村组、强监督、助振兴”行动,综合运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全方位延伸监督触角。坚决查处借乡村振兴之机搞项目谋私、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等腐败和作风问题。
在动真碰硬查腐败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挖根源、管长远,监督推动出台景德镇市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的安排与分配、支出范围与下达、资金管理与监督等具体细则。紧盯乡村两级小微权力,制定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堵住制度漏洞。加强清廉乡村建设,通过扬清风,弘正气,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动力。(景德镇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