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闯关”只能“摔跟头”
侥幸“闯关”只能“摔跟头”
——辽宁省新宾县红升乡原党委委员、副乡长王保全违规为其子操办“升学宴”被查处
案情通报
2015年7月10日,辽宁省新宾县纪委通报了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2015年7月5日,新宾县红升乡时任党委委员、副乡长王保全无视纪律要求,违背承诺,在红升水库招待所违规为其儿子操办“升学宴”,造成了不良影响。王保全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去相应党政职务。
●事件回顾
“今天,党委书记找我谈话了,要求不准操办‘升学宴’,让我签订了承诺书。”“可之前随出去的礼怎么办?”“不行,就以爸妈的名义办吧?”“只能硬闯了,要多做几手准备。”2015年6月11日晚,新宾县红升乡时任党委委员、副乡长王保全在家与亲属商量为儿子操办“升学宴”的事情。众人最终决定,以王保全父母的名义操办,由兄弟姐妹出面张罗。
此后,为了掩人耳目,王家上下齐上阵,苦心谋划,周密部署。
“我选的是水库招待所,这个地方隐蔽。程序也相应简化了。”王保全大姐说。有别于一般喜事操办的习俗,王家对“升学宴”做了部分调整:一方面,将操办地点选择在不惹眼的红升水库招待所,该招待所远离村镇,周围被树林遮挡,不是刻意查找,很难发现其内有“玄机”;另一方面,他们决定在操办当日不放烟花爆竹、不贴“金榜题名”之类的对联,简化庆典流程,确保整个酒宴“低调”进行。
此外,王家人事前还多方面了解以往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升学宴”案件的方式,决定在红升乡政府、水库招待所入口等地安排直系亲属“站岗放哨”,专盯陌生车和陌生人,尤其是携带执法仪、照相机等设备的人员,如果发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进行通风报信。
“不能用写礼账的方式,一旦被纪委抓住就是铁证。”王保全对家人说。在当地,多数人家收受礼金采取设立礼账的形式,但因这种方式容易暴露,一旦被调查组发现会成为违纪证据,所以王家决定采用随礼人自填红包、自投礼金箱的收礼方式,并将礼金箱设在会场过道东墙的一个窗户边,便于快速转移、藏匿。
王保全自认为事前不出面张罗,事中回避不主持,如果组织发现问题,事后也可以推卸责任,肯定能确保自己万无一失。
2015年7月5日上午,王家全体出动,严格按照之前的谋划部署,开始操办“升学宴”。
●查处经过
“红升乡一名副乡长,在乡里的招待所操办‘升学宴’。”7月5日上午9点左右,新宾县纪委接到了匿名举报电话。这一线索引起了县纪委的重视,调查组通过查阅红升乡党委上报的《党员、公职人员子女升学情况汇总表》,初步判定被举报人应该就是王保全,于是调查组人员身着便装,携带微型执法仪,马上前往核实。
考虑到乡政府招待所比较显眼,调查组决定先去更为隐蔽的水库招待所。
“单位车号太显眼,我们走着进去。”调查组人员远远地看见水库招待所入口处人来人往,疑似有比较大的集会,随即下车,混入往来人流,并试探性向身边前行的两人询问:“王保全家是在这里办酒席不?是他家孩子上学吗?”这两个人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让调查人员顺利拿到第一份影像证据。虽然整个招待所既没有贴主题喜联,也没有放过烟花爆竹的迹象,但场院里密集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打破了“低调”的粉饰。
也许是王家布置的暗哨发挥了作用,当调查组人员进入招待所时,两三个人尾随调查人员,比比划划,似乎在安排着什么。在招待所大院,调查组人员巡视一周没有发现收受礼金的地方,随即向人群询问“写礼在什么地方”,大多数人都是沉默不语。调查取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见状,调查组人员迅速进入会场,对已坐好等待就餐的10桌人进行录像取证,并快步走到最里边,伪装要随礼又找不到地方的样子,向几名围坐在饭桌旁的人询问,多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礼金箱就在门口桌子上。”尾随者立即指着门口的空桌子,大声说:“没有,哪有什么礼金箱?”这些都被执法仪记录了下来。
调查组在会场取完影像证据后,由于不认识王保全本人,现场群众也不配合,为了避免冲突,当即决定由红升乡党委通知王保全立刻到县纪委接受调查。面对调查组出示的影像证据,面对自己与红升乡党委签订的《不操办“升学宴”承诺书》,面对县纪委下发的严禁操办“升学宴”的文件,王保全低垂的头再也抬不起来,只能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