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树队风——记武警江西省九江市支队长周勇
作者:刘金梅 陶志海
“廉能治百病”
九江支队的官兵都知道,周勇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官者不能贪图私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9年6月,支队党委决定建立机关局域网,需要购买几十台电脑。消息传出,许多商家找上门来,送上红包或发出外出“坐坐”的邀请。周勇深知:作为支队长,此时正是经受考验的时候,部队上千双眼睛盯着他,怎么办?他和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决定实行公开招标。局域网建成后,节省经费20多万元。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要发财,搞基建。”作为主管基建工程的支队长,他没有介绍一名亲友参与建设,没有插手干预过一个项目。一次,一个老板以为拉老乡关系可以揽到工程,就找到周勇,先是想在九江最好的宾馆宴请他,被他婉言谢绝,后又带着红包登门拜访。周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你这是老乡老乡,背后使枪。”说得这位老乡无可奈何。几年来,支队的基建工程近3000万元,没有发生一起违纪问题。九江市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武警支队的基建工程是九江的样板工程,质量这么好,周勇这个当家人功不可没。
“为官一任要努力净化风气”
1999年底的一个深夜,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指导员提着礼品,敲开了周勇的家门。这名干部工作很扎实,在支队表现也很出色,党委已把他列为提升对象。周勇在和其交谈时得知这名干部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担心自己不到支队领导家走走,希望会落空。周勇耐心地跟他讲道理:想进步是好事,但要靠自己的工作。工作好,思想好,不跑不送党委也会重用;工作不行,跑、送也没用。然后周勇坚持让其将礼品带回去。
这件事引起了周勇的深思:要净化部队风气,必须在敏感问题上做到公开公正,让干事者得到重用,让拉关系者失去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官兵的积极性。这名指导员后来被提升为股长。
另有一名平时工作一般、自身要求差、任正连职3年多的机关干部,也提了重礼找到周勇,想提一职再转业。周勇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这一正一反两件事给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干事的人有劲了,混日子的坐不住了,官兵的精神状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部队有规定,我不能违反”
有人譬喻:人生有三个圈子。小圈:妻儿老小;中圈:亲戚朋友;大圈:社会、国家。一个人要想从这三个圈子中解脱出来真不容易!但周勇自有他的办法。
一次,有位市领导打电话给周勇,要求照顾他的一个在支队当兵的亲戚去学驾驶。九江市政府对支队建设一直非常支持,但周勇考虑如果对这位战士搞照顾,就会伤了其他战士的感情。后来,经过民主推荐,这名战士没被选上。周勇心里很过意不去,两次登门解释,得到了这名领导的理解。
另一次,支队车队有位司机以为自己有关系,是老兵,平时不听招呼,作风稀拉。车队为此专门进行过整顿,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周勇知道后,立即召开会议,经讨论决定将其调离机关。这名战士得知支队要来真的,就让家人找到周勇的老领导,请其去说说情。在阻力面前周勇没有让步,他告诉那位老领导:党委定了的事,我个人不能随意更改。
公生明,廉生威。周勇以自身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了九江市支队的全面建设,支队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