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我们就是国家法治的基层名片”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0日 点击数:

    新华网南昌4月28日电(记者吴锺昊、周密、杨荣荣)春日里的江西铅山县,湿气氤氲在山林间,永平法庭庭长王勇的咳嗽气喘比往常更严重一些。然而,除了几声压抑的轻咳,旁人几乎看不出任何异常。

    “我是个爱面子的法官,吃请绝对不去,调解一定让双方服气,执行必须到位。”王勇说,“因为是国家干部,就必须干得好,能让老百姓从心里高看一眼。”

    25本民情日记背后的伤残法官

    1991年,21岁的王勇以六级伤残军人的身份转业回到家乡,原本可以领一份优厚的伤残抚恤金在家静养,却选择了到基层法院工作。

    自此,王勇将部队里写日记的习惯延续到工作中。民情调研、调解经验、工作总结,甚至牢骚抱怨都一一记在日记里,一写就是23年。从简单的日程安排到丰富鲜活的当事人和案件,满满25本日记勾勒出一方民情,记录下基层工作的艰辛与活力。

    王勇的办公桌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暖瓶般大小的水杯,“一大杯能管一上午。”他说,“老百姓排着队等你处理,总不能因为倒水这点小事耽误时间。”

    因为“要强”、“爱面子”,在众人面前,王勇即便咳出血也默默咽下去,从不告诉同事自己的病情,每次被人追问,他都用“支气管炎”搪塞过去,唯一记录发病的标记是日记本里日期下密密麻麻的小钩。

    知道实情的只有帮他换吊瓶的干警谭殿梅:“王庭长一换季就犯肺病,一连打十几天吊瓶,一瓶接一瓶,有时就在办公室挂着吊瓶办案。”

    在基层“摸爬滚打”打磨出“王勇工作法”

    “你家毛竹有些都开花了,土坯房也住了十年,加起来怎么值一万八?”雨后,他和当事人一起沿着泥泞的山路勘察有争议的竹林,对索赔过高的原告直言道,事实摆在眼前,原告自知理亏,同意降低索赔标准。

    实地调查是王勇在调解纠纷前必做的功课之一。不论矛盾原因、财产清单还是亲友关系,他都花大量时间去调查走访,听当事人掏掏心窝子。他说:“为的就是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2012年,在执行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时,王勇发现被告是出了名的“老赖”,名下没有任何可执行财产,而原告因为毕生积蓄被骗,已经气得卧床不起。为了不让法院判决沦为“白条”,他前后找了被执行人80多次,打了近500个电话,讨回了被拖欠的执行款。

    在调解中,遇到需要救命救急的当事人,王勇常常慷慨解囊;遇到难以协调的被告,王勇善用乡约民俗,刚柔并济依法调解。他说:“要考虑基层工作的特点,在合法基础上,做到合情合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老百姓的“家里人”

    “每次和王庭长出去都很有‘面子’。”谭殿梅说,“一路上遇到的老乡都喊:‘王庭长,中午留我家吃饭。’乡亲们都信任他。”村民王树林说,当地人都知道“有纠纷,就找王庭长”。

    2013年,村民王强受人雇佣建房,不慎从二楼摔下造成高位瘫痪。法庭判决雇主进行赔偿,但被告同样负债累累,掏不出钱。眼看王强吊着一口气等救命钱,王勇当即掏出几千元塞到王强手里,并反复做雇主工作,让其拿出了部分赔偿款。采访中,王强的母亲紧挨着王勇坐在同一条窄凳上,攥着他的手,反复对记者说:“王庭长救了我儿,是我儿大哥,是好干部!”

    “群众一看开警车的,就知道是公家人。老百姓觉得法庭法官公平、公正,就会认为政府、国家公平、公正。”王勇说,“我们就是国家法治的基层名片。”23年间,王勇经手办理了1220余件民事案件,连续十年案件审结率和直结率保持100%,案件调解率、撤诉率82%以上,所办案件无一例发回重审、改判、缠诉或被投诉。

分享到: